2022-11-03

行情分析

贝利称英银或继续加息,但步伐会放慢,英镑短线跳水逾50点

北京时间周四(11月3日)20:30,英国央行行长贝利召开新闻发布会,称可能不得不进一步加息,但升幅将低于市场定价。截至发稿,英镑兑美元下挫逾50点至1.1167。


稍早前,英国央行如期加息75个基点,单次加息幅度创1989年以来新高,但加息幅度未获全票支持,英镑短线剧震75点。

英国央行行长贝利:我们正在提高银行利率,且可能不得不进一步提高,通货膨胀太高了,通胀路径存在大幅上行风险,如果我们现在不采取有力行动,以后的情况会更糟。低而稳定的通胀才经济稳定的基石。

英国央行行长贝利:但利率上升幅度将低于目前的市场定价,我们不应该把银行利率提高太多,英国央行的固定期限抵押贷款利率不应该像过去那样上升,抵押贷款利率存在下行路径。

自9月份政策会议以来,英国央行一直面临政治和金融市场动荡。前首相特拉斯政府推出了一项缺乏资金支持的450亿英镑(520亿美元)减税计划,策旨在避免衰退并刺激长期增长。但结果适得其反,英镑兑美元汇率跌至历史新低,迫使英国央行支撑债券市场,并导致特拉斯辞职。

市场现在更加稳定,英国政府的借贷成本大致回到了动荡之前的水平。周二,英国央行能够开始从其8380亿英镑的量化宽松储备中出售债券。

德意志银行副总裁兼外汇策略师Shreyas Gopal表示,英国的“危机”篇章现在可以结束,英镑现在可能会作为“正常”货币交易,但他指出:“英国的外部融资需求仍然很大,而按照目前的市场定价,与其他主要货币相比,英镑实际收益率仍然太低。只要全球风险环境仍然疲弱,英镑就会变得脆弱,并可能走低。总的来说,我们仍然看空英镑,并相信英镑疲软将在今年余下时间里重现。”

根本性难题


央行大幅加息加剧了数百万英国人的生活成本危机,抵押贷款偿还量激增;尽管受到严格监管,且补贴成本很高,能源价格依旧上涨。消费者价格通胀在9月份回到了10.1%的40年高位,并且在10月份可能会进一步走高。

与此同时,英国经济正在急剧放缓。英国工厂报告称,10月份订单大幅下滑,这可能会使制造业在年底前陷入衰退。零售商和服务公司受到消费者和企业信心下降的压力。

英国基金管理公司Cardano的高级经济学家Shweta Singh表示:“在经济衰退的情况下平衡大规模加息,英国央行面临着极其困难的协调行动。”

尽管经济疲软,英国央行仍担心劳动力市场吃紧带来的通胀压力。英国截至8月的三个月失业率为3.5%,为1975年以来的最低水平,部分原因是退出就业市场的劳工人数创历史新高,而平均工资比前一年高6%。通胀重回2%目标的预期时间相当漫长。

投资者预计英国央行政策利率将在12月达到3.5%,明年5月达到4.75%——这是自200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但低于上个月市场动荡期间预计的6%左右的峰值。

风险独特


其他发达经济体央行也面临着类似挑战。由于劳动力短缺、新冠疫情导致的供应链瓶颈以及俄罗斯入侵乌克兰遭受制裁导致能源价格飙升,这些都推高了通货膨胀率。但由于政府政策缺乏明确性,英国央行的任务尤其棘手。

不少人预计,以市场定价为条件,英国经济可能会陷入更深、更长时间的衰退。英国央行将在明年降低加息幅度,以应对政府预算紧缩导致的家庭消费能力下降局面。

工党影子财政大臣Rachel Reeves表示:“英国在经济冲击中面临的独特风险在于,未能应对十多年来增长乏力、生产率低下、投资不足和不平等扩大等诸多问题,“利率上升将意味着预算已经捉襟见肘的家庭将受到更高的抵押贷款成本冲击,意味着企业融资成本更高,对于不少历经多年艰难的公司来说,这将意味着要做出是否继续经营的极其艰难的决定。”

虽然特拉斯的大部分减税措施都已被撤销,而且新首相苏纳克表示,将需要压缩公共支出并可能增加税收,但规模要等到11月17日财政声明公布后才会明确。苏纳克和财政大臣亨特都认为,他们需要遏制政府支出日益扩大的缺口,以向金融市场保证,9月份小额预算中的减税提议是失常行为。

能源价格飙升加剧了英国长期存在的经常账户赤字。过去一年能源价格使该国的贸易逆差增加了近2%的国内生产总值,同时对家庭收入造成了历史性的挤压。英国第二季度实际工资以创纪录的速度下降。

目前已知英国政府的能源补贴将于明年4月停止。由于俄罗斯因入侵乌克兰而广受制裁,导致全球能源成本急剧上升,大多数发达经济体的经济状况都在恶化。

Swissquote分析师Ipek Ozkardeskaya表示:“英国央行确信苏纳克政府会选择一些财政紧缩政策,而且不会再疯狂地对经济造成严重破坏。”

凯投宏观高级经济学家Ruth Gregory称:“如果我们认为国内通胀将保持粘性是正确的,这可能意味着英国央行最终必须在未来采取更积极的行动。”

标题:贝利称英银或继续加息,但步伐会放慢,英镑短线跳水逾50点

地址:ucefmfe.cn/article/326.html